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所宣說的一切經典,無不是在講說調伏自心的方法,因此,向自心打商量並且去觀照,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欽巴

首先,讓不安定的心安定;
中間,讓安定的心穩固;
最後,讓穩固的心發揮功用——這樣的口訣,是最要緊的。---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欽巴

聽聞的智慧,要能認識煩惱;
思維的智慧,要能降服煩惱;
禪修的智慧,要能根除煩惱。
---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欽巴

弟子的鏡子是上師,
弟子自心所有的,也會顯現為上師身上所有的。
總之,如果不想著上師的功德,只想著上師的過錯而不尊敬,這樣就沒有出離輪回的方法。
---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欽巴

就算有口訣還不夠,修持才是最重要的。
總歸而言,當臨終時睡在自己的臥鋪,吞下最後一口飯,親友們圍繞身旁,呼吸或長或短的喘著氣時,要能作到由光明走向光明,從喜樂走向喜樂,讓本尊空行前來迎接。

---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欽巴

有怎麽樣的弟子,就會有怎麽樣的上師阿闍黎,
無邊十方國土哪裏有各種具緣的弟子,上師就會生往那裏,
由於獲得生死自在的上師阿闍黎,對於各種弟子來說,是不可能沒有意義的,
所以,直至未來的邊際,上師會不斷地為弟子而來,
因為上師的心,即是金剛總持的心。--- 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希

見地,就是顯相與空性無二無別;
修持,就是無漏的法身;
行持,就是無礙的本智;
三昧耶,就是清凈無垢;
果位,就是“自心即佛”。--- 第四世噶瑪巴若佩多傑

不要看別的地方,就看著自己的心,
當你看著自心的時候,看不到任何能見的相,
所謂的見地呢,就是了解真的沒有“能修”和“所修”。--- 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

僅只是一個法脈不能調伏所有的眾生,佛陀依著眾生各自的意願給予眷顧,自身對於自己的法脈若能如法而行,這就可以了。--- 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

痛苦時想起佛法,不算真實;
幸福時想起佛法,那才是真實的。--- 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

如果一個弟子,對他所皈依的具德上師生起了想解脫輪回的真實信心,
那麽,即使有人毀謗這位上師,他是不會生起貪著或瞋恨的。
如果有這樣之心生起,表示他並沒有真實的信心。
因此,一旦生起“依靠法與上師,就能得到解脫”的信心,
即使遇到讓自己和他人生起煩惱的因緣,自他煩惱只會完全平息,
除此之外,再不會有其他情況。--- 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

能直接利益到眾生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間接的利益眾生,不傷害眾生,而盡力去說法、思法、修法、集眾、立寺、建塔、塑像等,如此造福積德的一切思想與行動,將成為大菩提的因。若是沒有利益眾生的想法,或者就算有,但行為上卻做出會傷害眾生的聞思修與積聚福德的一切相似法,不會成為成佛的因,因此,需要善巧的放下。--- 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

虔誠地頂禮一位菩薩,即是頂禮一切菩薩。為什麽這麽說呢?雖然諸佛菩薩為了隨類調伏眾生,而不定地示現帶有各乘法教的化身,但事實上,法門只有一個,道只有一個,果只有一個。因此,你聽聞菩薩名號的信心而生的善果,與見到佛色身的福德而生的善果是相同的。
--- 第十世噶瑪巴確映多傑

在執著萬事萬物是恒常的無明輪回中,我們一直陷於“我的”、“你的”的紛爭裏,到了判定善惡的牢獄時,自作的一切,肯定成熟到自己頭上。
因此,一切如母有情啊!因果的分別,不要顛倒。--- 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炯多傑

一個人對阿底峽尊者大喊說:“請傳我口訣!”
阿底峽微笑的點點頭說:“我的耳朵很好、很好。”
並大聲地喊回去說:“口訣在信心!信心!”--- 噶當派教言

所謂佛法,沒有別的,並非盡力讓自心生起慈悲,
盡力趨入離戲論的真實本性,盡力利益眾生——就是這樣的智慧罷了。--- 帕莫竹巴

瞋心大小,在被身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欺侮時,就看得一清二楚。
我慢大小,在自己學問有些增長時,就看得一清二楚。
嫉妒大小,在別人搶到好位子時,就看得一清二楚。
貪欲大小,在春風得意時,就看得一清二楚。
吝嗇大小,在布施自己的財物時,就看得一清二楚。--- 藏巴加惹大師

不貪著此生,就是最好的供養。
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有情眾生,就是最好的利生。
滿足於任何事物,就是最富有。
到哪個地方都行,就是最好的故鄉。
睡在哪裏都舒服,就是最好的豪宅。
有助益的覺受生起,就是最好的朋友。
徹底完成著手開始的事,就是最好的好漢。
自己能做得了主,就是最有權威的話語。
心不被貪嗔所驅使,就是最好的悲憫。
沒有不如法的心意,就是最好的戒律。
心意具有覺證,就是最好的空行聚集。
--- 藏巴加惹大師

一般人只喜歡高深的法,不能滿足於初基的法,只喜歡那些說空空的、無無的、高高的法,只是人們的證解範圍裏,卻沒包含法的力量,
光是大圓滿法沒有用,還要有大圓滿人才行。--- 央滾巴大師

聽到一個法、兩個法就要去修;知道一點、兩點也要結合在心上。若不將法灌註在心上,就像面粉與水,若不混合一起,卻讓法和人之間,有著能容納下一個人的空間,法就起不了作用了。--- 央滾巴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