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王誕生在南藏定日蘭可(Dingri Langkor)一個寜瑪傳承家庭中。他三歲時就要求同伴孩子們用草做一個寶座,他端座其上,再戴一頂黑帽子,說自已是噶瑪巴。五歲時,他去見鄔金巴,鄔
金巴在夢中已知他的到來。鄔金巴認證此孩子是噶瑪巴希的轉世,把金剛黑寶冠等第二世噶瑪巴的遺物都給了讓烱多傑。
一切佛法傳承知識的權威
讓烱多傑在楚布寺長大,承接了噶舉和寧瑪的傳承。十八歲時,他受沙彌戒;他從埃菲爾士峰(Mt.Everest)山下閉關後才受比丘戒,並在噶當傳承中學
習。不僅如此,他更遍訪上師到各教派中去學習佛法。因此他成為印度、西藏各種佛教傳承中法教及修法的權威。
創立噶瑪寧體(心髓)傳承(Karma Nyingtik)
廿多歲時,在閉關禪定中,他看到太陽升起中有無垢友(Vimalamitra)尊者,然後蓮師融入他的眉心中,他剎那間知道他得到了寧瑪傳承大圓滿灌頂。
他寫了很多關於大圓滿的教法,並創建了噶寧傳承。由予他深入寧瑪派無垢友的法教,他將噶舉大手印和寜瑪大圓滿結合成一體。 |
卅五歲時,他在定中學習了時輪金剛教法。他著作占星術的新論述,迄今被稱為「楚期」或楚布寺天文學,它是設計楚布寺藏曆的基礎。他也精通醫學,在西藏,天文學和醫學是相關連的學問。在他一生之中,寫了很多部論典,包括著名的《甚深內義》(Zab
mo nang don)是金剛乘中最著名的典籍。
第三世噶瑪巴在西藏和中國建立了很多寺院。1332年他去中國為他的弟子元朝皇帝托貢鐵木爾(Toghon Temur)舉行登基儀式後在中國圓寂。圓寂時,很多人都看到他的形象在月亮中呈現。
在他眾多的弟子中,雅德遍千(Yakde Panchen),多波巴(Dolpopa)創立了覺囊(Jonang)教派,夏瑪札巴森給(Shama
Drakpa Senge)等等。最重要的是嘉華永東巴(Gyalwa Yungtönpa)他是噶舉傳承的持有者。
嘉華永東巴(Gyalwa Yungtonpa)(1296-1376)
嘉華永東巴誕生在南藏從宗都根莫(Tsongdu Gurmo)一個寧瑪傳承修行人家中,取名叫多傑本(Dorje
Bum)。他從小學習五明,並且對大乘經典和金剛乘經典有無比的知識。他大部份時間在夏魯(Shalu)學習。他從祖強巴森給(Zur
Champa Senge)處學習大圓滿法中之瑪哈瑜伽、阿努瑜伽及阿底瑜伽(Do-gyu-sem-sum),他之後又從香巴夏本(Shamgpa
Shakbum)學習了 Yaman taka cycle of
teachings和灌頂。他追隨非常多的上師學習,成為當代最受尊重的大師。
嘉華永東巴對薩迦(Sakya)、楚布(Trophu)、夏魯(shalu)、桑普(Sangphu)作供養,並應他母親的要求,他接受了一位空行母。在第一個孩子出世後,他請求家長允許他剃度,法名多傑帕(Dorje
Pal)。他然後遇到第三世噶瑪巴讓烱多傑,得到口傳及全部傳承並圓滿證悟。他多年在西藏、帕羅(Paro)和不丹修行。
他作一部論著分辨經藏和續藏對佛法見地上的不同,不儘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也超越當代的許多偉大學者,譬如雅德遍千(Yakde
Panchen)即成為了他的弟子。他是密行瑜伽士,利益非常多眾生。他82歲時,在木蛇年圓寂,圓寂時出現很多成就者的瑞相。在他眾多的弟子中,最關鍵的是第四世噶瑪巴若佩多傑(Rolpe
Dorje)。 |

第四世噶瑪巴
若佩多傑 Rolpe Dorje (1340-1383)
 |
依前世所留下的預言函所示,第四世噶瑪巴誕生在西藏的空波區(Kongpo)。他的母親是智慧空行母所化現,周遭的人都能聽到他在母親腹中持誦咒語「嗡瑪
尼貝美吽」。出身時,他坐直並持咒。三歲時,他告訴母親說:「我是噶瑪巴希的轉世」。很小他就具有噶瑪巴的神通力,他可同時閱讀多本書,並且可以從夢中得
到殊勝的法教。他六歲受沙彌戒,十八歲他從堪千東竹巴處接受了比丘具足戒,並持戒嚴謹,不食酒肉。
他在楚布寺研習哲學和宗教辯論,然後至第三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法嗣寧瑪上師永東巴(Yungtönpa)處承受噶舉寧瑪之傳承灌頂。
十九歲時,中國元朝皇帝托貢鐵木貞邀請噶瑪巴去中國。他接受後一路上各處停留教學。他在中國教學三年,並建立了很多寺院及道場。鐵木貞是元朝最後一任皇帝,之後明朝明太祖邀請他去中國,他無法親自前往,但派了學識淵博的喇嘛代表他去中國。 |
一個殊勝的聚會
當他從中國回到西藏旅途中,替一個特殊的年青人取名袞噶寧波(Kunga Nyingpo)並授予沙彌戒,並預言這位從宗喀(Tsongka)來的青年將來會成為一位偉大的上師。此青年人即是創立格魯(Gelugpa)傳承的宗
喀巴大師(Tsongkhapa)。
法王是一位詩人,特別熟習印度的詩,他寫了很多詩和道歌,成為噶舉傳承的特色。有一次他的弟子一位公主告訴噶瑪巴,她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告訴她,倘若任
何人能在巨石山上做出三百尺高的佛像,則對大眾將有很大的利益。不過工人都不知該怎麼做,法王親自用山坡上的小石勾畫出佛像的略圖,然後親自監督。費時十
三個月,三百多個工人齊心合力完成了一幅巨大的佛像唐卡。
他在藏東圓寂前在魯王山頂上說「應將一名好僧侶的遺體火化在此山頂,這樣中國軍隊將不會入侵西藏。」後來大家知道法王在預言自己的圓寂。
他主要持續傳承的弟子是第二世夏瑪卡卻旺波(Shamar Khagchod Wangpo)
卡卻旺波 Khagchod Wangpo (1350-1405)
卡卻旺波被第四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認證為第一世夏瑪仁波切(1283-1349)的轉世。他誕生在北藏納香境內的(Namshang)契瑪龍(Chema
Lung),從小就非常特殊。七個月大的時侯,他看到第四世噶瑪巴示現對他一彈指,他就能憶起前世的一切。七歲時,他遇到第四世噶瑪巴並受沙彌戒和菩薩
戒。噶瑪巴傳授他完整的大手印、那洛六法及噶舉傳承法;並為第二世夏瑪巴舉行紅寶冠坐床典禮。卡卻旺波追隨多位噶舉和寧瑪上師學習藏經和密續。
第四世噶瑪巴圓寂後,卡卻旺波承接傳承。並在認證第五世噶瑪巴後,在楚布寺為他舉行陞座典禮並傳授法教。
卡卻旺波是傳承中第一位將法教寫作成法本的,據記載共有八部著作。
卡卻旺波五十六歲時圓寂,並示現證悟的徵兆。他的法嗣是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Deshin Shekpa)。 |

第五世噶瑪巴
德新謝巴 Deshin Shekpa (1384~1415)
 |
法王誕生於南藏涅塘地區一個瑜伽士家中,他母親在懷他的時候,能聽到他在胎中唸「嗡啊吽」咒聲。他一出生不久就坐直,擦一擦自己的臉說:「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是噶瑪巴!嗡瑪尼貝美吽!」
當他被帶到楚布寺,第二世夏瑪卡卻旺波仁波切立刻認出此孩子就是第四世噶瑪巴若佩多傑的轉世。他把黑寶冠等他代為保管之物都給了德新謝巴,並授予所有噶舉的傳承的法教,德新謝巴很快的完成了學習。
二十二歲時,明朝永樂皇帝在夢中見到噶瑪巴就是觀音菩薩,於是寄來金字書寫的信函,邀請噶瑪巴去中國。二十三歲時,噶瑪巴旅行三年才到了皇宮;永樂皇帝親
自在城門口迎接並尊噶瑪巴為師,對法王非常尊敬。歷史中曾記載,在接下來一百天中,噶瑪巴每天顯現一個絕妙驚人的奇蹟。永樂皇帝將事蹟繪畫在布上並以漢、
蒙、藏文字註解《噶瑪巴為明太祖薦福圖》。和以前兩位噶瑪巴一樣,德新謝巴也去五台山朝聖,並視察他的寺院。 |
永樂皇帝在一場法會中,看見一頂由十萬位空行母的頭髮所織成的黑色金剛寶冠,在上師頭頂上盤旋;皇帝悟到這是因為他的虔敬,才可能見到能助他開悟的法冠,
因此他做了一頂寶冠供養噶瑪巴,使人人都可以看到,並獲得加持,這是黑寶冠法會的開始。據說人們只要看到此寶冠一眼,便得被救渡。皇帝並賜噶瑪巴最高的頭
銜「大寶法王」及金印,此後噶瑪巴被尊稱為大寶法王噶瑪巴。
1410年法王回到楚布寺,修復遭地震破壞的寺院。他認證夏瑪確培耶謝(Shama Chopal
Yeshe,1406~1452)為第三世夏瑪仁波切。他知道自己不久人世,留下轉世信函。法王在布達拉宮圓寂時才卅一歲,火化後舍利中顯現了觀音菩薩、勝樂金剛和喜金剛的形象。
噶舉傳承的持有者,是噶瑪巴的弟子索關仁千桑波(Sokwön Rinchen Sangpo,亦名Ratnabhadra或Rikpe
Raltri)
索關仁千桑波(Sokwön Rinchen Sangpo,亦名Ratnabhadra 或Rikpe Raltri,15世紀)
索關仁千桑波(Sokwön Rinchen Sangpo,亦名Ratnabhadra 或Rikpe
Raltri,15世紀)誕生在索山(Soksam)一個著名的家庭中。從小在寺院剃度出家,他接受了一般教育及佛法教育後,在西藏各處行腳參訪並參加辯
論。辯論的主題是《中觀論》、《般若經》、《律藏》及《阿毘達摩俱舍論》,他成為經藏及續藏的大師,因此被尊稱為「日貝惹直」(Rikpe
Raltri)因明哲理之劍。他從第五世噶瑪巴得到噶舉傳承的全部法教,並圓滿證悟,成為當代最殊勝禪師。
索關仁千桑波將噶舉傳承法教傳給了第六世噶瑪巴通瓦敦殿(Thongwa Donden 1416~1453) |

第六世噶瑪巴
通瓦敦殿 Thongwa Donden(1416~1453)
 |
法王誕生在東藏靠近噶瑪寺(Karma Gon)的哦托色炯(Ngomto Shakyam)一個瑜伽士家中。出生不久,父母抱他外出乞食,遇到第五世噶瑪巴弟子俄巴恰嘉華(Ngompa
Cha Gyalwa),小嬰兒非常興奮。哦巴恰嘉華問他叫什麼名子,小嬰兒握住他的手指說起話來「我是無生,超越一切名、地點,我將引導許多眾生解脫!」然後說他是噶瑪巴,但請求先不要告訴別人。俄巴恰嘉華照顧他七個月之後,把他帶去噶瑪寺。
第五世噶瑪巴弟子第三世夏瑪仁波切認證他是噶瑪巴轉世後,為他舉行陞座大典,並和蔣揚札巴(Jamyang Drakpa)、堪千涅普瓦(Khenchen
Nyephuwa)共同將噶舉傳承法教全部傳給他。法王並也從他的傳承上師仁千桑波得到全部的傳承法教。九歲時,在中藏奧卡塔西塘寺(Olka
Tashi
Tang),由納普南藏波剃度,他受了菩薩戒,也接受「時輪金剛」灌頂。他編纂了瑪哈嘎拉舞的論述並為岡倉噶舉製訂了很多修行儀軌(岡倉噶舉就是噶瑪噶舉),又將香巴噶舉(Shangpa
Kagyu)法教和希解派(Shijay,chöd-cutting through
egotism)(達摩祖師創立之施身法)融入噶舉傳承。他在西藏廣行佛行事業包括弘法、教學、修建寺院、出版經書,製訂僧伽儀軌,並在噶舉傳承中開設了佛學院。 |
1452年,他知道不久人世,開始閉關,並將金剛持法教傳給國師嘉察巴究敦珠(Gyaltsab
Goshir Paljor Döndrup),
並託付他一封轉世信函,交待下一代轉世的所有細節。第六世噶瑪巴主要的法子是本嘎蔣白桑波(Pengar Jampal Sangpo)著有大手印傳承祈請文,是他在證悟大手印時自然流出的法語。
法王圓寂時才卅八歲(1453)。他的主要弟子有 第一世國師嘉察巴究敦珠仁波切(Gyaltsab Goshir Paljor
Döndrup 1427~1489)、第二世大司徒札西南嘉仁波切(Situ Tashi Namgyal
1450~1497)、夲嘎蔣白桑波(Penkar Jampal Sangpo)、昆千絨通堪布(Kunchen Ronton
Khenpo)。
本嘎蔣白桑波(Pengar Jampal Sangpo)(15th~16th世紀)
他誕生在旦香(Damshang)一個成就者的家庭中。很小就開始讀書;廿歲時,隨大班智達榮登(Ronton)學習經藏及密續,之後隨第六世噶瑪巴,專注的學習噶舉傳承法教及那洛六法等法,成就噶舉傳承中傑出的上師。
他是第七世噶瑪巴的主要上師,傳授全部噶舉傳承法教並教導年輕的噶瑪巴成為和他一樣有學問、有教養、及有高尚品德的君子。
國師嘉察巴究敦珠(Goshir Gyaltsap Paljor Donprup)(1427~1489)
他誕生在中藏涅莫區,第六世噶瑪巴教導他經藏和論藏,從噶瑪巴本嘎蔣白贊波和多位上師處學習佛教理論及禪修方法,之後他擔任噶瑪巴的秘書,他把自己奉獻給
噶瑪巴和傳承事業,他就是第一世國師嘉察仁波切。他把從第六世噶瑪巴得到的傳承法,全部都傳給了第七世噶瑪巴確札嘉措(Chodrak
Gyatso)
國師嘉察巴究敦珠於第七世噶瑪巴二十五歲時示現圓寂並顯現很多成就的瑞相。 |

第七世噶瑪巴
確札嘉措 Chodrak Gyatso (1454~1506)
 |
法王誕生在北藏企達(Chida),在母腹中就會叫媽媽(Ama-la)。他一出生就用梵文唸咒「嗡阿吽」,它代表空明無二的境界。五個月大時,他說:
「在世界上除了『空』之外別無他物」。 九個月大時,父母帶他去見第一世國師嘉察仁波切,他馬上被認出是第六世噶瑪巴信中所指的男孩,仁波切並為他舉行了陞
座大典。四歲時,國師嘉察仁波切為他灌頂。八歲時,他在噶瑪寺追隨國師嘉察仁波切、本嘎蔣白桑波(Pengar Jampal
Sangpo)學習完整噶舉法教。
法王一生大部份時間在閉關;他也是一位大經論師,他有很多著作包括《三世之燈》(The Lamp
of the Three worlds),及他最出名的《釋量論》(The Ocean of
Reasoning)。噶瑪巴在楚布正式成立了佛學院,並修復噶瑪巴希所造的佛像。他非常活躍的主持公道、排憂解紛、保護動物、主持橋樑開工典禮,贈送黃
金到佛陀成道地菩提迦耶建佛像等等。他帶領很多人為消除疾病唸百萬遍六字大明咒。五十三歲,他圓寂前,把下一世轉生的詳情寫在信中,交給札西巴究
(Tashi Paljor)。 |
札西巴究─第一世桑傑年巴仁波切─德瑪竹千 Denma Drachen (1457~1525)
德瑪竹千誕生在東藏德格的德瑪區。五歲時,一聽到噶瑪巴的名字,他立刻會肅然起敬。一年後,他見到第七世噶瑪巴,賜予他法名札西巴究。他追隨大學者桑傑巴(Sangye
Pal)在德瑪學習。十六歲時,噶瑪巴傳授他全部噶舉傳承法教;之後在噶瑪巴指導下,去中藏康山閉關修行。和密勒日巴一樣,廿年的閉關,他圓滿證悟,是第一世桑傑年巴仁波切(Sangye
Nyenpa Rinpoche)。
他是第八世噶瑪巴的主要上師,並將傳承授予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Mikyo Dorje) |

第八世噶瑪巴
米覺多傑 Mikyo Dorje(1507~1554)
 |
法王誕生於俄楚(Ngomchu)的卡帝普區(Kartiphuk)名沙丹(Satam)的小村莊一個瑜伽士家庭。一出生就說「我是噶瑪巴」。大司徒仁波切得到這消息,並發現一切徵兆與預言信中相符,於是認證此孩童是噶瑪巴,並帶他去噶瑪寺受到帝王般的照顧。
法王五歲時,在青海省有一位母親聲稱自己的孩子是噶瑪巴,噶瑪巴的監護人國師嘉察仁波切和楊日巴(Yang Ripa)去處理這事件。他們發誓,在未能確定誰是真的轉世噶瑪巴之前,對兩個孩子絕對一視同仁。當他們見到米覺多傑時,竟情不自禁的行大禮拜,立刻相信
他是真的噶瑪巴。但是為了慎重起見,大司徒仁波切、國師嘉察仁波切和好幾位第七世噶瑪巴的弟子,設計了一個測驗來確認誰是真的噶瑪巴。米覺多傑通過了考驗
並說「唉瑪吙!不要懷疑,我是噶瑪巴」。次年,他六歲時,國師嘉察仁波切為他舉行了陞座典禮。
|
噶瑪巴米覺多傑追隨多位上師學習,包括大司徒仁波切、多摩札西唯瑟(Dulmo Tashi Ösel)、達波札西南嘉(Dakpo
Tashi Namgyal)和噶瑪欽列巴(Karma Trinleypa)第一世噶瑪欽列巴仁波切。他從桑傑年巴仁波切和大司徒仁波切處得到全部噶舉傳承法教。八歲時噶瑪巴到了蘇曼寺,在定中「法稱」與「陳
那」現身傳授他中觀思想。九歲時,他接受了雲南姜王的邀請去訪問,使原本反對佛教的姜王,皈依了佛門,並接受灌頂,並在境內建築一百所寺院。
噶瑪巴遊訪到了蔡林達里(Tralin
Dali),在此他為宗喀巴大師及兩位法子修了一座特別儀軌。同年十一月,中國明武宗派了五百名官員帶了各種寶物,邀請他造訪中土。這時噶瑪巴於定中看見
天空有兩個太陽,其中一個突然墜落地上,法王認為是武宗駕崩之兆,故沒有去中土。使節回國後武宗已去世,證明他的預言確實無誤。
米覺多傑是最著名的噶瑪巴,他是大禪師和大學者,著作卅多部論典,包括注釋《毘奈耶經》、《般若經》、《阿毘達摩論》、《中觀》等,及關於大手印和相關法義的作品。他也是藝術家並且是唐卡畫的主要學派噶瑪加吉(Karma
Gadri)派的創使人,他為噶瑪噶舉傳承寫了很多部修法儀軌和祈請文。
第八世噶瑪巴在勝觀中知他與咕嚕仁波切是不可分的。咕嚕仁波切所行的弘法事業,是佛在人間圓滿弘法事業的一種方式。第八世噶瑪巴知道他的佛行事業和咕嚕仁
波切執行第三佛迦葉佛(Dipamkara)(第四佛是釋迦牟尼佛)的佛行事業無二無別,在此賢劫中共有一千佛,因此噶瑪巴和咕嚕仁波切都可說是千佛事業
的化身。
法王四十八歲圓寂前,將預言來世的信給了夏瑪昆丘顏拉仁波切(Shamar Konchok Yenlak Rinpoche)。他主要弟子有:第五世夏瑪仁波切(Konchok
Yenlak Rinpoche)、第四世大司徒秋吉果洽仁波切(Chokyi Gocha Rinpoche)、第四世國師嘉察札巴敦珠仁波切(Trakpa
Dudrup Rinpoche)、第二世巴沃祖拉湛瓦仁波切(Pawo Tsuklak Trengwa Rinpoche)。他在預言信中寫道:「我的來世將投胎到一個雪域東邊澤秀河扣的地方,那附近有自然形成的觀音像岩石,還可聽到潺潺的水聲。我看見徵
兆,我會很快在那裡出生」
昆秋顏拉 Könchök Yenlak (1526~1583)
他誕生於木雞年在空波(Kongpo) 北部叫姜(Kyen)的地方,一出生就唸六字大明咒。第八世噶瑪巴認證他是第五世夏瑪巴,他追隨噶瑪巴和巴沃仁波切學習,很快的成為大學者和禪師。並由噶
瑪巴處得到全部傳承法教,成為傳承的持有者。他有很多著作,並認證及教導第九世噶瑪巴。他圓寂時有非常多瑞相。他將全部傳承法教傳給第九世噶瑪巴旺秋多傑。 |

第九世噶瑪巴
旺秋多傑 Wangchuk Dorje (1556~1603)
 |
正如第八世噶瑪巴所預言,旺秋多傑誕生在東藏高地翠秀(Treshö)。他在母腹中,便唸咒語發出聲音。出生時,他雙跏趺坐而落,
說:「我是噶瑪巴!」。六個月大時,他被帶去楚布寺,大司徒仁波切和夏瑪仁波切都認證他是第八世噶瑪巴的轉世。六歲時,夏瑪仁波切為他舉行陞座典禮後,在
夏瑪仁波切陪同下,到了西藏、西康等多處旅行弘法,共有三萬多比丘受具足戒,接引了無數人信聞佛法。噶瑪巴旺秋多傑也前往蒙古和不丹弘法,及興建寺院。法
王指派德行高超的喇嘛代表他去錫金,創建了三座寺院:拉蘭(Ralang)、波通(Phodong)及隆德(Rumtek);隆德寺在一九六○年代成為大
寶法王噶瑪巴在印度的主寺。
和第八世噶瑪巴一樣,第九世噶瑪巴有很多注釋經典和大手印的論著:《了義海》(The Ocean Of Definitive
Meaning)、《祛除黑暗無明》(Dispelling The Darkness Of
Ignorance)和《法身直指》(Pointing Out the Dharmakaya),這些著作都是此後傳承中學習大手印的重要教材。
四十八歲時,他把預言下一世轉世信函交付第六世夏瑪仁波切確吉旺秋(Chokyi Wangchuk)後圓寂。 |
第六世夏瑪仁波切─確吉旺秋(Chokyi
Wangchuk)(1584~1630)
確吉旺秋誕生在中藏直貢區(Drikhung)。五嵗時,第九世噶瑪巴認證他是第六世夏瑪巴,並將噶舉傳承法教都傳給他。他成為大學者,精通經藏和密續。
他的記憶力驚人,能完整背誦三十二部佛典,並有很多論著。他是西藏王德西松巴的上師;興建了堪波涅南寺(Kampo Neynang)。他曾去中國和尼泊爾弘法,並用梵文教導尼泊爾國王拉曼那能辛(Laxman
Naran Singh)佛法。
他認證第十世噶瑪巴確映多傑,並傳授傳承法教。四十歲時圓寂,並示現瑞相。 |

第十世噶瑪巴
確映多傑 Chöying Dorje(1604~1674)
 |
第十世噶瑪巴確映多傑誕生在西藏東北的角落,果洛康西唐(Golok Khansi
Tang)。他一出生,就向四方各走一步,雙腿盤坐在中央並說:「嗡嘛尼貝美吽啥!我憐憫人道之苦,因為我是噶瑪巴!」這神奇的嬰兒被帶到宗莫欽
(Tsong Mo Che)王宮,備受禮遇。六歲時,被夏瑪仁波切認證後,為法王舉行陞座典禮。噶瑪巴七歲前便通曉繪畫和雕塑,八歲時即能依照造像量度書籍的尺度繪製出精美
的佛像,又通曉雕塑與刺繡工藝,被譽為神童,著有《噶魯藝術註釋》一書。年輕的噶瑪巴常舉行黑寶冠法會。他曾與大約五百位博學的年輕喇嘛辯經,被問到佛陀
的生平故事、菩薩教法以及中觀派的法義等等,噶瑪巴贏了辯論。
噶瑪巴預知政治將會動亂並有戰事發生,他知道蒙古軍隊會介入支持黃教格魯巴,政治迫害即將來臨。於是噶瑪巴將他的資財布施給窮人,指派國師嘉察仁波切作為他在楚布寺的臨時代表,他帶領隨從到揚竹(Yam
Dul)搭帳蓬紮營。蒙古固始可汗率兵占領西康後,進軍西藏,造成極大的破壞;並攻擊噶瑪巴的營地,殺害很多隨從。噶瑪巴帶了待者昆都贊波(Kuntu
Zangpo)飛行離去。他們落在荒蕪之地,連續十二天沒有食物;這時蓮師現身,給他們服用了甘露丸。然後他們到了雲南、緬甸和尼泊爾,一路上他邊行邊弘法及興建道場。 |
過了廿多年後,法王才回到了西藏。他認證夏瑪仁波切、國師嘉察仁波切和巴沃仁波切的轉世,並傳授給他們噶舉傳承法教,夏瑪巴成為他的法嗣。法王七十一歲
時,留下轉世預言信函給夏瑪巴和嘉察巴後圓寂;之後由國師嘉察仁波切繼續主持楚布寺。此時西藏的政治環境已徹底改變,第五世達賴喇嘛已成為西藏的統治者,
此政統也從此一代代的傳遞下去。
他傑出的弟子有:第七世夏瑪仁波切耶謝寧波(Yeshe Nyingpo1631~1694)、第六世大司徒仁波切米滂確嘉惹殿(Mipham
Chogyal Rarten 1658~1682),第六世國師嘉察仁波切(Nobu Zango
1659~1698)、第五世巴沃仁波切祖拉成列嘉波(Truklak Trinlay Gyampo 1694~1699)。
第七世夏瑪仁波切─耶謝寧波 Yeshe Nyingpo(1631~1694)
耶謝寧波誕生在東藏果洛(Golok)區,被第十世噶瑪巴認證。他非常虔誠的追隨噶瑪巴學習,得到全部噶舉傳承的法教;並成為大手印及大圓滿禪修的成就者,六十四歲時圓寂。他是第十一世噶瑪巴耶謝多傑的認證者,也是傳承導師。 |

第十一世噶瑪巴
耶謝多傑 Yeshe Dorje(1676~1702)
 |
法王誕生在東藏眉秀(Mayshö)地區一個佛教家庭中,第七世夏瑪仁波切及第六世國師嘉察仁波切根據第十世噶瑪巴留下的信函,認證他是第十一世噶瑪巴,並在楚布寺為他舉行陞座典禮。
他從第七世夏瑪仁波切處得到噶舉傳承法教及大手印傳承,並從詠給明就多傑(Yonge Mingyur Dorje)和達香紐丹多傑(Taksham
Nüden Dorje)接受了蓮師的伏藏法開示。蓮師曾預言第十一世噶瑪巴是伏藏師,他也是一位預言家,曾示現各種神通。
法王找到並認證第八世夏瑪巴巴千確吉敦珠(Paichen Chokyi
Dondrub1695~1732);夏瑪巴是法王最重要的弟子,也是傳承的持有者。
此世大寶法王是噶瑪巴中壽命最短的。在短短一生中,他將噶舉法教和寧瑪法教結合在一起。他把預言來世的信函交付給夏瑪巴後圓寂。
第八世夏瑪仁波切─巴千確吉敦珠(Palchen Chökyi Dhondrub 1695~1732) |
確吉敦珠誕生於尼泊爾由牧(Yolmo)一個尼泊爾家庭中。根據第十一世噶瑪巴的明確指示,他的代表很快的找到七歲的確吉敦珠,把他帶去西藏,並為他舉行陞座典禮。夏瑪巴確吉敦珠從噶瑪巴處得到全部傳承法教,並隨第三世崔河甘增達吉(Treho
Tendzin Dhargye)、國師敦悅寧波(Goshir Dhönyö Nyingpo)及多位上師學習。他去中國尼泊爾弘法度化眾多的人,他圓寂的時才卅八歲。他將噶舉傳承傳給了第十二世噶瑪巴蔣秋多傑(Changchub
Dorje 1703~1732)。 |

第十二世噶瑪巴
蔣秋多傑 Changchub Dorje (1703~1732)
 |
正如第十一世噶瑪巴所預言,第十二世噶瑪巴誕生在東藏德格省(Derge) 直龍查托(Kyile
Tsaktor)。第八世夏瑪巴確吉敦珠(Chokyi Dhöndrup)派搜尋隊去找到他,在噶瑪寺見面時,認證出蔣秋多傑是噶瑪巴的轉世。法王追隨很多位上師學習,並將噶舉法教傳授給卡陀寺(Katok)
的寧瑪派大師們,同時也從他們那裡得到寧瑪的法教。由於西藏動亂不安,他決定去印度、尼泊爾朝聖;隨行者有夏瑪巴、大司徒仁波切、國師嘉察仁波切。尼泊爾
國王非常禮遇及尊敬噶瑪巴,噶瑪巴在尼泊爾消滅了瘟疫並祈雨解除了旱災。他在印度造訪了佛陀的聖地之後,回到西藏。他接受了中國的邀請並準備由夏瑪巴陪同
去中國;但是他在禪定中知道中國會有政治動亂,並且知道他自己的時間也到了。因此他留下預言,把他轉世的信函交付給大司徒仁波切後自己因感染天花而圓寂。
兩天後,夏瑪巴也因天花圓寂。大司徒仁波切確吉穹乃(Chokyi Jungney 1700~1774)是他的法嗣。
第八世大司徒仁波切─確吉穹乃(Chokyi Jungney 1700~1774) |
秋吉究涅誕生在康區德格(Derge,Kham)。他從夏瑪巴和噶瑪巴處得到全部噶舉傳承法教。他也追隨多位上師學習,譬如日增次旺諾布大師(Rikdzin
Tsewang Norbu)。1727年,他在西藏東部創建了宏偉的八蚌寺。他最重要的事業之一是主持德格王(Derge)編印《甘珠爾》(經藏),《丹珠爾》(論藏)
的工作;這部由木刻複印的藏經,舉世聞名,是藏傳佛教的聖典,被稱為德格版本(Derge
edition)。他的佛行事業非常廣,包括興建或修建寺院、閉關中心等等。
他認證了第十三世噶瑪巴和第九世夏瑪仁波切,並全部傳承法教傳給第十三世噶瑪巴堆督多傑。 |

第十三世噶瑪巴
堆督多傑 Dudul Dorje (1733~1797)
 |
正如預言所言,法王誕生在南藏涅恰瓦宗(Nyen Chawatrong)。大司徒仁波切秋吉穹乃找到他,把他帶去楚布寺。四歲時,國師嘉察仁波切為他舉行陞座典禮。八歲時,大司徒仁波切傳他全部噶舉傳承的法教。他追隨卡托日增哲旺諾布(Kathok
Rigdzin Tsewang Norbu)、噶舉欽列新塔(Kagyu Trinley Shingta)、巴沃祖拉嘎哇(Pawo
Tsuklak Gawa)等噶舉和寧瑪多位大師學習。
有一天拉薩大昭寺(Jo-kang
Temple)大佛像下有水,汨汩流出,佛像有被水淹的危險,蓮師曾經預言噶瑪巴是唯一能化解這危機的人。拉薩官員知道蓮師的預言,故立刻請噶瑪巴相助,
但噶瑪巴因為有事不能前往,他特別派人送達一封信函,並吩咐要將這信放在水面上。照辦之後,水立即消退;這封信是寫給龍王的,動之以觀音菩薩悲心。此後,
噶瑪巴去大昭寺向佛像獻哈達時,據說佛像手臂動了起來並接下哈達,佛像雙臂迄今維持此狀!藏南一寺院邀請噶瑪巴開光,噶瑪巴無法前往,但他指定開光日期,
當日他在楚布寺中將米灑向空中,此時進行開光典禮的寺院居然有米像雨一樣落下,得到了加持。 |
噶瑪巴、大司徒仁波切和卡托日增次旺諾布認證了夏瑪巴的轉世確珠嘉措(Chodrup Gyatso)他是第六世班禪喇嘛巴登耶謝的幼弟(Palden
Yeshe)。
他圓寂前將轉世信函托付給大司徒貝瑪寧切(Situpa Pema Nyinje)。圓寂後,大司徒仁波切是他的法嗣。
第十世夏瑪巴─米滂確珠嘉措(Mipham Chodrup Gyatso 1742~1793)
米滂確珠嘉措誕生在中藏札西哲(Tashi Tse),是第六世班禪大師洛桑巴登耶謝(Lobsang Palden
Yeshe)的幼弟。經噶瑪巴和大司徒仁波切認證,並為他舉辦陞座典禮。他隨大司徒仁波切、巴沃仁波切和日增次旺諾布上師學習多年,成為大學者及大禪師。
1780年,他去尼泊爾修復了在思彎揚布(Swayambhu)的大佛塔。但在此時尼泊爾和西藏發生衝突,拉薩一位有權勢的格魯派大臣塔察丹佩貢波
(Tagtsag Tenpai Gonpo)乘機宣稱衝突是夏瑪巴煽起的,藏政府通過法會規定將夏瑪巴的寺院都隸屬格魯派之外,並規定夏瑪巴不得再轉世,直到廿世紀才由第十六世噶瑪巴再
開始認證夏瑪巴。
他將傳承傳給了第九世大司徒仁波切貝瑪寧切旺波(Pema Nyinje Wangpo 1774~1853)
第九世大司徒仁波切─貝瑪寧切旺波 (Pema Nyinje Wangpo 1774~1853)
貝瑪寧切旺波誕生在東藏宜洪(Yihung)。由第十三世噶瑪巴和夏瑪仁波切、巴沃仁切認證。蓮師也曾預言他的出生,他主要上師是第十三世噶瑪巴和第十世
夏瑪巴,他成為當代大學者及大禪師;弘揚佛法使非常多的人受益,並建立了很多的道場和閉關中心。他有三巨冊的論著。
他成為第十四世噶瑪巴的主要上師,也是蔣貢康楚羅卓泰耶(Jamgon Kongtrul Lodro Thaye)的上師,並將傳承法教全部傳授給第十四世噶瑪巴特秋多傑(Thekchok
Dorje)。 |

第十四世噶瑪巴
特秋多傑 (Thekchok Dorje 1798-1868)
 |
特秋多傑誕生在東藏康區大南谷(Danang)。他於冬天出生,歷史記載他出生時不僅花朵盛開,而且空中很多彩虹出現。他一出生就會用梵文持咒。札千袞吉卓吉南瓦(Druchen
Kunzig Chokyi Nangwa)根據他持有的轉世信函認證他就是第十四世噶瑪巴。他陞座之後,第九世大司徒仁波切為他圓頂,他從大司徒仁波切和札千袞吉確吉南瓦得到噶舉傳承全部的法教。
法王過著非常簡僕的僧伽生活。他非常有語言及詩詞方面的稟賦。他參與投入無門戶之見的「利美(ri-me)運動」,以他的熱誠,使各不同派別弟子們能夠相
互交流學習。噶舉與寧瑪之間的交流也因此特別融洽。噶瑪巴將此利美運動傳給了蔣貢康楚仁波切(Jamgon Kongtrul
Rinpoche)。正如蓮師所預言,噶瑪巴追隨寧瑪伏藏師秋吉林巴(Chogyur Lingpa)學習寧瑪派密續法教。也因此蓮師八變和普巴金剛舞成為噶舉每年例行的舞蹈。
|
秋吉德千林巴大師對他之後的噶瑪巴,第十五世到第廿一世作了預言,書寫保留在唐卡上。第十四世噶瑪巴的法嗣是偉大的利美運動上師:作家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法王到西藏各處教學、弘法,並認證了第十世大司徒仁波切貝瑪貢章(Pema
Kunzang),法王留下預言轉世信函後圓寂,圓寂時身邊盡是彩虹,享年71歲。
第一世蔣貢仁波切─羅卓泰耶 (Lodrö Thaye 1813-1901)
偉大的蔣貢康楚羅卓泰耶誕生在東藏德格省的戎恰(Rong-gyap)一個苯教家庭中。蓮師在許多伏藏中也有同樣的預言。
他學習並精通不僅經藏和密續,並對西藏的苯教教義也有深刻認識。他主要的上師是第十四世噶瑪巴、大司徒仁波切、欽哲(Khyentse)仁波切和當時許多
位上師。他不僅成為噶舉傳承的持有者,也是西藏四大教派及苯教的導師。十九世紀,他和欽哲仁波切在西藏創立了不分教派的利美運動。他是第十五世噶瑪巴卡恰
多傑(Khakhyab Dorje)的上師,並授予全部噶舉傳承法教。他是大學者、詩人、藝術家、作家及寫了一百多部著作。最著名的是《五寶藏》:包括《噶舉咒寶藏》、《根本教
法寶藏》、《珍貴伏藏寶藏》、《教授寶藏》和《知識寶藏》。
他是第十五世噶瑪巴卡恰多傑(Khakhyab Dorje)最主要的上師,並將傳承傳給噶瑪巴。 |

第十五世噶瑪巴
卡恰多傑 (Khakhyab Dorje 1871-1922)
 |
法王誕生在中藏宗省謝可村(Sheikor),一出生就唸六字大明咒。他兩眉中長了黑捲毛的白痣,是佛陀卅二相中的一種瑞相。竹千仁波切(Kyabgon
Drukchen)、明就旺吉嘉波(Mingyur Wanggi Gyalpo)、蔣貢康楚、德千秋吉林巴(Terchen
Chokgyur Lingpa)和巴沃祖拉寧切(Pawo Tsuklak Nyinchey)認證並為他舉行陞座典禮。
他從多位上師處受到完整的教育和灌頂,並從蔣貢康楚仁波切處不僅接受了全部噶舉傳承的法教,並且包括西藏各教派的傳承法教以及醫學、藝術、語言學。他也追隨過偉大的導師堪千札西歐哲(Khenchen
Tashi Ozer)學習。
他到西藏各地弘法、灌頂、教學,收集經論的珍本並出版。他是第一位結婚的噶瑪巴,有三個孩子。次子是第二世蔣貢康楚巴登欽哲唯色(Jamgon
Kongrul Palden Khyentse Öser)。他的一生是菩薩為度眾生而學習不倦的最佳示範。他主要的弟子是:大司徒貝瑪汪秋嘉波、蔣貢康楚巴登欽哲唯色和貝魯欽哲洛卓米芝蔣貝果洽(Beru
Khyentse Lodro Mize Jampe Gocha)。
|
1922年他入涅槃,圓寂前將他來生轉世細節的預言信交給最親的侍者蔣巴竹清(Jampal
Tsultrim)
第十一世大司徒仁波切─貝瑪旺秋嘉波 (Pema Wangchok Gyalpo 1886-1953)
貝瑪旺秋嘉波誕生在東藏里塘。第十五世噶瑪巴認證並為他舉行陞座典禮。他追隨蔣貢康楚仁波切、堪千欽哲仁波切(Khenchen
Shenga Rinpoche)以及多位上師學習,成為經藏,密續的大學者。第十五世噶瑪巴是他的根本上師,將噶舉傳承交付給他,他又將此傳承傳給了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烱日佩多傑(Rangjung
Rigpe Dorje)。
第二世蔣貢仁波切─巴登欽哲唯瑟 (Palden Khyentse Öser 1904-1953)
巴登欽哲唯色誕生在楚布寺中,是第十五世噶瑪巴的次子。他十二歲被認證為第二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第十五世噶瑪巴在楚布寺為他舉行陞座典禮。他在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的主寺察加仁欽札(Tsadra
Rinchen Trak)寺追隨多位上師學習;噶瑪巴給他灌頂並授與他噶舉傳承全部法教。他在西藏及中國弘法。他是大手印的成就者,並且是傳承的持有者。
他將大手印傳承的精髓傳授給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烱日佩多傑(Rangjung Rigpe Dorje 1924-1981) |

第十六世噶瑪巴
讓烱日佩多傑 (Rangjung Rigpe Dorje 1924-1981)

 |
法王誕生在東藏德格省阿圖宮附近,直曲(Dri Chu)河堤上登闊(Denkhok)的一個貴族家庭中。因為很多位德格的高僧告訴他母親,她懷的是個大菩薩,因此她母親決定去一個清淨的地方分娩,她在
蓮師閉過關的洞前搭了個帳蓬,請堪布灑淨後住在裡面,給孩子一個清淨的環境。生產前不久,有一天母親發現肚子完全變平了,孩子不知那裡去了。隔了一天肚子
又鼓了起來,恢復正常。第二天小菩薩就出生了。一出身,嬰兒就對母親說:「媽媽、媽媽!我要走了!」
法王出生的各種情況和第十五世噶瑪巴給他的侍者蔣巴竹清(Jampal Tsultrim)信中所敘述的非常相似,蔣巴竹清把信給了楚布寺的負責人。他們請大司徒仁波切、欽哲仁波切和蔣貢康楚仁波切去進一步瞭解。很快的,他們
到了孩子的住處時,第十一世大司徒仁波切立刻認出他就是嘉華噶瑪巴(Gyalwang Karmapa)的轉世,並立刻請達賴喇麻再確認。
第十五世噶瑪巴的兩大弟子大司徒仁波切和蔣貢康楚仁波切主持讓烱日佩的皈依禮,並授菩薩戒。不久也得到達賴喇嘛的認證信函。
法王八歲時,在德格接受了從楚布寺帶來的黑寶冠和僧袍。在去八蚌寺的途中,他特別停下來參訪和加持德格寺院的出版中心,預示他將來會在印度出版佛教經典。大司徒仁波切為他陞座為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烱恰達日佩多傑(Rangjung
Khyabdak Rigpe Dorje),並陪伴他去噶瑪巴的主寺楚布寺。國師嘉察仁波切、蔣貢康楚仁波切、巴沃仁波切和上師們都到涅千唐拉(Nyenchen
Tang
La)山谷會合,迎接法王,一起護送法王回楚布寺。到楚布寺不久,第十三世達賴喇嘛接見了噶瑪巴並為他舉行圓頂禮,行禮時達賴喇嘛看見噶瑪巴頭頂上顯現智慧寶冠。
典禮後大司徒仁波切和竹巴噶舉法王共同為噶瑪巴舉行陞座大典,大司徒仁波切、國師嘉察仁波切為他灌頂並傳授全部噶舉傳承的法教。 |
法王隨貢噶(Gangkar)仁波切學習經藏,追隨欽哲仁波切(Khyentse
Rinpoche)學習密續。他並從蔣貢康楚仁波切獲得大手印灌項,並追隨多位上師學習。
噶瑪巴去里塘八蚌(Pangphuk)寺,法王依過去噶瑪巴傳統在附近大石頭上留下了大約廿個腳印。
1941-1944
十八歲時,大寶法王噶瑪巴回到楚布寺,1941年-1944年,他大部份時間在閉關,並擴建楚布寺。
1944
噶瑪巴開始加強與喜馬拉雅山附近佛教國家的關係,包括印度在內。當他去南藏時,接到不丹國王吉美多傑汪秋(Jigme Dorje
Wangchuk)的邀請,噶瑪巴率團開始朝聖之旅,先到不丹北部本塘(Bumthang)等處舉辦弘法活動。
1947
噶瑪巴一行繼續他們朝聖之旅,到了尼泊爾、印度錫金和佛陀出生地藍毘尼園(Lumbini),佛說法地瓦拉那西(Varanasi),佛成道地菩提迦耶(Bodhgaya)
1948
在旅經印度北部京納(Kinnaur)和普讓(Purang)到達岡底斯山(Mt. Kailash)後,噶瑪巴返回楚布寺。
1954
法王陪同H.H.達賴喇嘛與上師多人訪問中國,回程經東藏一路拜訪寺院
1956
率團去錫金後覲見尊貴的達賴喇嘛、班禪喇嘛。並接受印度佛教會的邀請參加慶祝佛陀誕生2500年大會。一路上噶瑪巴等再度去聖地朝聖。此次旅行,噶瑪巴更加強了與他弟子錫金國王札西南傑(Tashi
Namgyal)和阿希旺嫫公主(Ashi Wangmo)的關係,國王邀請噶瑪巴去隆德看一看第九世噶瑪巴在十二世紀末興建的寺院,噶瑪巴因故不能成行,但是答應未來如有機會,一定會去造訪。
1959
法王預知共產主義中國將會進軍西藏,知道佛教寺院定會遭到破壞,於是噶瑪巴開始準備離藏,並先照會達賴喇嘛他將於1959春天離開西藏。第十六世噶瑪巴和
很多的隨行者,離開了西藏。此次出去是由噶瑪巴的秘書長當卻雍度(Dhamchoe Yondu)規劃的。他們攜走佛像、繪畫、舍利及噶瑪巴傳承中重要文物,時機和組織都正好,使旅途非常順利。三週後團隊安全抵達不丹北部,受到不丹政府官
員們的歡迎接待。錫金國王正式邀請噶瑪巴駐錫在錫金,於是在不丹兩個月後到達錫金首都岡托(Gangtok)。
錫金國王建議了好幾個地方,噶瑪巴決定安住在隆德區,並宣佈隆德寺是西藏外的主寺,仍希望有一天可以回到西藏楚布寺。
國王正式邀請噶瑪巴去隆德後,噶瑪巴一行人立刻由岡托起程去隆德。數世紀前興建的隆德寺已荒蕪破舊不堪使用,附近地方也非常落後。噶瑪巴團隊在該地區得不
到任何支援,噶瑪巴和上師們大眾在臨時簡陋的居住環境中渡過了多年,逐漸募集資源重建隆德寺及幫助附近的居民。
1962
大寶法王噶瑪巴到錫金已三年,隆德寺的興建工程才正始開始,錫金珍貴的老王逝世後,新王登基。新的國王親自來為寺院安置基石。噶瑪巴指派他的秘書長達卻揚都負興建寺院的全責,錫金皇室提供大部份資金,在噶瑪巴和印度首相尼赫魯會晤後,印度政府也提供了支助。
1966
寺院建築工程四年完工,從楚布寺帶來的法器文物也都妥當安置。在藏曆新年那一天,噶瑪巴正式為寺院開光,稱此主寺為「法輪中心,祛除無明,成就佛果噶瑪巴的主寺」,一般稱之為隆德寺。
1974
噶瑪巴率顉一團噶舉派喇嘛到西方國家訪問。訪問了美國、加拿大和歐洲、舉行數次黑寶冠法會,並灌頂和弘法。
1975
元月中旬,噶瑪巴去羅馬梵帝岡與天主教教宗第六世聖保羅晤面
1976-1977
噶瑪巴再度去西方國家訪問,參觀各地宗教中心,在四大洲會晤國家領袖,宗教界領袖和長老們,並接觸藝術界大師多人
1960-1970
噶瑪巴在此過渡期與不丹皇室關係很好,皇室提供給噶瑪巴兩所皇宮和一大片土地興建寺院。
1979
11月28日,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為座落在新德里東南方噶瑪法輪中心破土,開始興建。印度總統和首相都到場觀禮,此中心之主要功能是禪修、學術研究和翻譯工作。
1980-1981
1980五月,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訪問希臘、英國、東南亞和美國。噶瑪巴在各地舉行黑寶冠法會、灌頂法會、講經說法、接受媒體訪問、參加座談會和慈善公益活動。
1981
11月5日,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在美國芝加哥附近再弘(Zion)美國國際診所圓寂。法體送回印度,圓寂前將一信物託付給第十二世大司徒仁波切東由寧切(Pema
Tonyo Nyinje 1954~),若干年後,大司徒仁波切才發現此信物中有噶瑪巴的轉世信函。
現今為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Ogyen Trinley Dorje 1985-迄今 )
 |
1985年,法王誕生在東藏拉拓(Lhatok)區一個遊牧家庭的帳蓬中,母親才懷他的時候,曾經有奇異的夢。他出生時有一隻杜鵑鳥飛到他們的帳蓬上,同時在山谷中很多人都聽到神秘的法螺聲音。
在西藏,這些現象被視為是一位成就者誕生的吉祥徵兆。
這位名叫阿波嘎嘎的年輕牧童,從小家人就感覺到他的生活似乎處處受到加持,但是阿波嘎嘎沒有告訴家人他是誰。但是在1992年,他要求家人移居另一個山
谷,並告訴他們那裡會有僧人來拜訪。他們移居不久,第十六世噶瑪巴的弟子們,依照第十六世噶瑪巴預言信中的指示,來到此山谷。發現阿波嘎嘎出生與生活中的
一些細節與預言相符。證實阿波嘎嘎就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第十六世噶瑪巴除了留下預言信之外,並寫作了很多首詩和道歌,並預言他雖然離開西藏楚布主寺,但他很快就會回來,他的根本上師將是大司徒仁波切,他將會在印度學習。更奇特的是十九世紀大師秋吉林巴的預言與法王的誕生細節吻合。正因這些預言一一吻合,傳統的說法是噶瑪巴在「自己認證自己」。
|
噶瑪巴重返西藏楚布寺─歷史上噶舉的主寺
1992年,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終於又回到了楚布寺!同年9月27日,在楚布寺舉行了陞座典禮,並且得到史無前例的中國政府的正式承認。兩萬多人參加了這場莊嚴的典禮,第二天上午,兩萬五千多人列隊接受法王的加持。
在楚布寺,法王學習佛教經藏、梵唄、儀軌及佛教藝術如金剛喇嘛舞。每天接見來自世界各地數以百計的朝聖者。他漸漸開始為大眾灌頂並參與寺院各種法會。他在
10歲時,開始經由禪定認證多位轉世仁波切,包括他的禪修導師帕沃(Pawo)仁波切,蔣貢康楚仁波切和年輕的達桑仁波切(Dobzang
Rinpoche)。
法王在楚布寺時,很快的修復了被毀壞多年的大殿、佛堂、舍利塔、佛學院(Shedra)、和僧舍,圓滿了噶瑪巴主要的任務之一。
2000年元月五日,法王到達了印度達蘭沙拉,2001年,印度政府給與法王難民身份,法王繼續住在達蘭沙拉上密院至今。
|
|